都说现在的年轻人消费降级了,没想到,在“吃”这件事情上,还挺舍得花钱的。
不下厨、不点外卖、不吃预制菜,他们开始请人上门做饭了。
最近,社交平台上涌现出不少“上门做饭”的自荐帖,供应最多的是北京、上海、深圳,也覆盖成都、重庆、长沙、合肥等新一线和二线城市。
顾客可以自主点菜或从私厨提供的菜谱里挑选,食材可自备或代买,收费按菜品数量计,市场价约在4道菜66元~88元、6道菜88元~128元、10道菜128~300元不等。
很多兼职从业者的初心是纯粹的,但当“喜欢”变成“工作”,如何提高工作效率、获取客源,还是被摆上了日程。
因为客户大多需要代做晚餐,最近,毛毛就在考虑如何充分利用上午的时间,“现在很多上班族喜欢吃轻食,我在想能不能在家做好,中午给他们配送到工作地点。”对她来说,这样也能增加一笔收入。
前不久因为上门做饭登上热搜的95后女孩张要红,就在成都组建起了一支拥有四五十名厨师的代厨团队“干饭集团”。
除了按餐收费,成都代厨团队“干饭集团”还推出了会员充值和包月定制服务。比如,代厨每天上门做一餐,雇主自己买菜洗碗,双休1800元/月、全勤2500元/月,如果需要厨师买菜和洗碗,收费要再加700元~1000元。
团队运营,可以节省不少沟通成本,通过高效调配,人力价值也能最大化。
乍一看,这门生意似乎有点眼熟。没错,在2014年的O2O创业潮里,上门做饭可是明星创业项目,多个私厨上门类APP都曾获资本加持。只不过,在商业模式难以为继和外卖平台的崛起下,逐渐退出了互联网的舞台。
当年,上门代厨项目最受质疑的是其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。
不同于上门保洁、上门收纳、上门按摩等到家服务,餐饮是非标行业,不同的人口味不同,私厨更是高度依赖厨师的烹饪技术,以及与客户口味需求的匹配度。也因此,厨师太少或者兼职,难以满足客户需求;全职厨师太多,人力成本高,需要足够多且稳定订单量,容易陷入价格内卷。
代厨平台深陷困境,外卖平台却在资本助推下,通过价格补贴战,迅速抢占年轻人市场,并覆盖了家庭、办公、聚餐等各种各样的场景需求。现在,年轻人又要抛弃外卖、重新点菜?
从多位受访者的反馈来看,在二三线城市,上门做饭仍然属于偶然性需求,经常发生在家宴或朋友聚会、改善伙食、生病加班等特殊场景下。而稳定的日常代厨需求,更集中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这样的超一线,但在这些城市,因为客户分散、交通距离远、物价水平高等原因,一个代厨的人力成本会急剧攀升。
事实上,相比把这份副业发展成长期的事业,他们还有更近在眼前的问题需要考虑。
比如食品卫生和安全,为了避免纠纷、厘清责任,从业者几乎都会自觉地办理健康证、出示体检报告。更谨慎的人,也不会帮雇主购买食材,只提供到家服务。
因为从业者大多是女性,上门的人身安全是她们最担忧的问题之一。也因此,有人明确表示“不接独居男性的订单”,也有人会提前向朋友家人告知自己的位置。
“一般我到地方之后会给男朋友或者闺蜜发位置,现在我的客户比较固定,他们都知道我大概哪个时间点在哪里,如果过了时间我没有出现,他们也会采取一些措施。”毛毛说。
到目前为止,第一批从业者们的经历都还算顺利,但当行业走红并逐渐壮大,其中的隐患和风险,可能在所难免。
刚入门的从业者们,并没有想到很好的预案,他们只是觉得,能把兴趣和赚钱结合起来且行动自由,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。至于能赚到多少钱、怎么“做大做强”、还可以坚持多久,还要等等再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