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个比方,我们有看到眼前的这个康乃馨花,大家有看到这个花吗?我们说"看到了",但是你其实是真正地看到了吗?没有看到。凡夫众生不能够真正当下看到眼前的人、事、物,他只是认识,不是真正地看到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看一个东西的时候总有二元对立。比方说看到花,我们就会调动过去所学的记忆,过去所学的植物学的知识,然后来解读它、来比较它、来判断它。运用过去的这个记忆力来解读,说这个花是什么颜色的,有黄色、有粉红色,然后这个花的名字叫康乃馨等等。这样有什么错误呀?
因为这样的话有二元对立,有二元对立就有生死轮回,我和外在的这个花是分离的,是对立的,人和境是对立的状态,这个是凡夫知见;而且有过去心和当下事物的距离,我总用过去心累积的知识来解读它、来判断它,然后给它贴一个标签这个叫什么花。
这个花本来是活的,它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刹那都在呼吸。我自己也是活的,我们真心的觉照,它是不断不断地在觉察,这个生命的活力不断地涌现出来,但是当我去给它贴一个标签的时候,当下我就把它看成一个静止的。本来它是动态的,我把它看成静态的;本来它是活的,我把它看成死的,而且,我自己本具的智慧也就转为用过去心的知识了,所以这个是凡夫知见呀。
佛的知见是圆满的,不断地涌现生命的活力,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涌现出来,一个活的我面对一个活的花,然后当下融为一体,因为花也是无量因缘成就,我也是无量因缘成就,我用我的真心去看这个花的时候,不给它贴任何标签的时候,当下根尘相接的时候就因缘重组,因缘重组就产生新的生命,就是灵性智慧命。这个灵性智慧命就是即念他佛,成我自佛,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"弟子心中常生智慧".
所以佛法不是知识层面的,而是智慧层面的,我们要能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,就要打破凡夫知见的局限性,这个是第一重。